憶梅 李商隱

《憶梅》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絕,為詩人在梓州幕府生活時所寫。此詩通過描寫春日遊玩,不見梅花這件事情,來表達瞭詩人因懷才不遇,流離輾轉而感到的憤懣頹唐的思想感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憶梅》
作者:李商隱【唐代】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憶梅》意思:
滯留在遠離傢鄉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著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能惹起人們怨恨,因為老是被當作去年開的花。
《憶梅》註釋:
1、定定:唐時俗語,類今之“牢牢”。
2、天涯:此指遠離傢鄉的地方,即梓州。
3、物華:萬物升華,指春天的景物。
4、寒梅:早梅,多於嚴冬開放。
5、恨:悵恨,遺憾。
6、去年花:指早梅。因為梅花在嚴冬開放,春天的時候梅花已經凋謝,所以稱為“去年花”。
《憶梅》寫作背景:
這是李商隱作幕梓州後期之作,此詩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在作詩之時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憶梅》鑒賞: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離長安一千八百餘裡,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況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居異鄉,寄跡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年,意緒之無聊鬱悶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這個痛苦靈魂的心聲。定定,猶“死死地”、“牢牢地”,詩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遠地被釘死在這異鄉的土地上瞭。這裡,有強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屈復說:“‘定定’字俚語入詩卻雅。”這個“雅”,似乎可以理解為富於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