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維非常著名的一首送別詩,曾被譜曲傳唱,稱為“陽關三疊”。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的內容。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譯文
清晨的微雨濕潤瞭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幹一杯美酒,向西出瞭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創作背景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後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它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從長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別。渭城即秦都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此詩以“渭城曲”為題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鬱。“朝雨”在這裡扮演瞭一個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瞭。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朝雨乍停,天氣晴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裡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願,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選取這兩件事物,自然有意關合送別。它們通常總是和羈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而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總之,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成瞭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瞭典型的自然環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情調。“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瞭讀者的這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