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歸雁》
《歸雁》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安史之亂平定後,杜甫羈旅蜀地,不能及時返鄉,當詩人為鄉情所苦、愁思百結的時候,看見隊隊大雁向北歸飛向中原地帶,詩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鄉,而自己卻多年滯留異地,不禁愁思縷縷。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歸雁》
作者:杜甫
東來萬裡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歸雁》意思:
春天來瞭,我這個遠離傢鄉的人,什麼時候才能回傢呢?最讓我悲傷的是,連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飛去,而我卻挪不動步呢。
《歸雁》註釋:
⑴ 此二句,自問自。客,指自己。幾年,猶幾時。東,一作“春”。
⑵末句正是申明“腸斷”之故。
《歸雁》寫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春暮,在成都草堂。浦起龍註:“神味高遠。舊編廣德二年(七六四)自梓、閬還成都作,則‘東來’字不合。當是大歷三年(七六八)出峽後詩。”信如浦說,則此乃杜甫最後的一首五言絕句。
《歸雁》鑒賞:
“東來萬裡客,亂定幾年歸?”點明瞭時間和客居情況,表達急切渴望回歸故鄉的心情。安史之亂以後,八年來,杜甫帶著一傢老小背井離鄉,從長安、洛陽、秦州輾轉流離到四川成都。詩中“東來”二字亦作“春來”。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飄泊時,就已經作好瞭準備,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傢。但由於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於是打消瞭出峽的念頭,舉傢重新遷回成都草堂居住。“萬裡客”三字,飽含著經年奔波的淒楚況味和濃烈的鄉思之情。此時,安史之亂已經平息,按說應當回傢瞭。他在不久前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浦起龍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就滿懷激情地表示過:“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如今又來到成都,早就縈繞於懷的回鄉之願,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實現?一個問句,表現瞭詩人渴望回鄉而不能的急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