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詠懷古跡·群山萬壑赴荊門》是唐代詩人杜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慶奉節)寫成的組詩《詠懷古跡五首》的第三首。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意思:
千山萬嶺好像波濤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鄉村至今留存。
從紫臺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獨留的青墳對著黃昏。
隻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當是昭君歸魂。
千載琵琶一直彈奏胡地音調,曲中抒發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註釋:
①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王昭君。
③去:離開。
④紫臺:漢宮,紫宮,宮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塚:指王昭君的墳墓。
⑦省識:略識。
⑧春風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寫作背景:
這組詩是詠古跡懷古人進而感懷自己的作品。作者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從夔州出三峽,到江陵,先後遊歷瞭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跡,對於古代的才士、國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寫下瞭《詠懷古跡五首》,以抒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