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杜甫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江亭》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作於上元二年(761)暮春,時杜甫居成都草堂。詩中描寫在江邊小亭獨坐時的感受。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江亭》
作者:杜甫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江亭》註釋:
⑴坦腹:舒身仰臥,坦露胸腹。《晉書·王羲之傳》:“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於(王)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此正佳婿也!’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於上元二年(761)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⑶寂寂:猶悄悄,謂春將悄然歸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東”二句:一作“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江亭》意思:
舒服仰臥在暖暖的江亭裡,吟誦著《野望》這首詩。
江水緩緩流動,和我的心一樣不去與世間競爭。雲在天上飄動,和我的意識一樣悠閑自在。
寂靜孤單的春天將進入晚春,然而我卻悲傷憂愁,萬物興盛,顯出萬物的自私。
江東依舊在進行艱苦的戰爭,我每一次回首都因為對國傢的憂愁而皺眉。
《江亭》寫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