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山中與幽人對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首句點明作者與朋友喝酒的地點與環境。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山中與幽人對酌》
作者: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意思:
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一杯又一杯,真是樂開懷。
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餘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註釋:
⑴幽人:幽隱之人;隱士。此指隱逸的高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對酌:相對飲酒。
⑵“我醉”句:此用陶淵明的典故。《宋書·陶淵明傳》記載: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傢裡收藏瞭一把沒有琴弦的古琴,每當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對來訪者無論貴賤,有酒就擺出共飲,如果陶淵明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山中與幽人對酌》寫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後期(748—756)王昌齡貶龍標尉時,當是在一個清秋的日子(從“橘柚香”見出)送別友人時在宴會上所創作的,為客中送客之作。
《山中與幽人對酌》鑒賞:
李白飲酒詩特多興會淋漓之作。此詩開篇就寫當筵情景。“山中”,對李白來說,是“別有天地非人間”的;盛開的“山花”更增添瞭環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獨酌無相親”,而是“兩人對酌”,對酌者又是意氣相投的“幽人”(隱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稱心如意,於是乎“一杯一杯復一杯”地開懷暢飲瞭。次句接連重復三次“一杯”,采用詞語的重復,不但極寫飲酒之多,而且極寫快意之至。讀者仿佛看到那痛飲狂歌的情景,聽到“將進酒,杯莫停”(《將進酒》)那樣興高采烈的勸酒的聲音。由於貪杯,詩人許是酩酊大醉瞭,玉山將崩,於是打發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話很直率,卻活畫出飲者酒酣耳熱的情態,也表現出對酌的雙方是“忘形到爾汝”的知交。盡管頹然醉倒,詩人還餘興未盡,還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來”呢。此詩表現瞭一種超凡脫俗的狂士與“幽人”間的感情,詩中那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的神情,揮之即去、招則須來的聲口,不拘禮節、自由隨便的態度,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個高度個性化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