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水曲 李白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淥水曲》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此詩描寫的是一幅迷人的勝似春光的秋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淥水曲》
作者: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淥水曲》意思: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發著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瞭我這個搖船人。
《淥水曲》註釋:
⑴淥(lù)水曲:古樂府曲名。淥水:即綠水,清澈的水。
⑵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發光。“明”字是形容詞用如動詞。月:一作“日”。
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種水生植物,又稱“四葉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淺水草本,根莖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之上。
⑷欲語:好像要說話。
⑸愁殺: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殺:用在動詞後,表示極度。蕩舟人:這裡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記·齊太公世傢》:“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舟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
《淥水曲》寫作背景:
此詩寫勞作之事,其作年難以考證。王琦《李太白年譜》、詹鍈《李白詩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譜簡編》均不提此詩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