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宣城見杜鵑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晚年在宣城(今屬安徽)所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中的子規鳥、杜鵑花均為思鄉之情的象征。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一些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宣城見杜鵑花》
作者: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意思:
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瞭杜鵑花。
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傢鄉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註釋:
①蜀國:四川。
②子規鳥:又名杜鵑,因鳴聲淒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後所化。
③宣城:今安徽宣城。
④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
⑤三春:指春季。
⑥三巴: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宣城見杜鵑花》寫作背景: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後,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瞭病,晚景淒慘。老來思鄉,本是人之常情,何況詩人老邁患病。於是,濃重的鄉思就襲上瞭詩人心頭。
《宣城見杜鵑花》鑒賞:
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瞭。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