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間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雲之作。下面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原文: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譯文:
拋棄我而離去的,是那無可拘留的昨日時光;
擾亂我不得安寧的,是眼前諸多的煩惱和惆悵。
萬裡長風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對此景,正好暢飲於高高的樓上。
由衷地贊美漢傢文章建安風骨,更喜愛小謝這種清新秀發的詩風。
都懷有無限的雅興心高欲飛,要到那九天之明月把弄。
抽刀斷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
人生坎坷總是不能稱意呀,倒不如披著散發去江湖中放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賞析:
這是天寶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間餞別秘書省校書郎李雲之作。謝朓樓,系南齊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創建,又稱北樓、謝公樓。詩題一作《陪侍禦叔華登樓歌》。
發端既不寫樓,更不敘別,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鬱結。“昨日之日”與“今日之日”,是指許許多多個棄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說,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時光難駐,心煩意亂,憂憤鬱悒。這裡既蘊含瞭“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的精神苦悶,也融鑄著詩人對污濁的政治現實的感受。他的“煩憂”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煩憂”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說,這是對他長期以來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個藝術概括。憂憤之深廣、強烈,正反映出天寶以來朝政的愈趨腐敗和李白個人遭遇的愈趨困窘。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所引起的強烈精神苦悶,在這裡找到瞭適合的表現形式。破空而來的發端,重疊復沓的語言(既說“棄我去”,又說“不可留”;既言“亂我心”,又稱“多煩憂”),以及一氣鼓蕩、長達十一字的句式,都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鬱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發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