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登鸛雀樓》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學習啦小編這裡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唐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註釋:
①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陽。
③依:依傍。
④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窮:盡,使達到極點。
⑦千裡目:眼界寬闊。
⑧更:再。
《登鸛雀樓》意思: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裡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登鸛雀樓》寫作背景:
該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瞭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隻有三十五歲。
這是說雖然遭受種種排擠打擊,也決不改變自己的政治改革主張。這首《早梅》詩就是在這種思想狀況下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