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 送別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古人在送別的時候,都用哪些詩句來抒發情感呢?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王之渙的《送別》。
王之渙 《送別》原文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王之渙 《送別》譯文
春風中一株株楊柳樹,沿著禦河兩岸呈現出一片綠色。
最近攀折起來不是那麼方便,應該是因為離別人兒太多。
王之渙 《送別》寫作背景
長安城外,王之渙與友人即將離別,當時正值楊柳生長的春季,於是王之渙有感而發,於是寫下瞭這首《送別》。
詩人介紹
《唐才子傳》說王之渙為薊門人,或因他年少有俠氣、從五陵年少遊、擊劍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銘記載,之渙“本傢晉陽,宦徙絳郡”,則晉陽(今太原)為其原籍,傢居絳州(今山西新絳縣)。墓志銘說王之渙卒於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歲,推之可知生於武後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渙出身於太原王傢,為當時名門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為後魏絳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傢絳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請大夫、著作郎,入唐為安邑縣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縣令。父王昱,鴻臚主簿、浚儀縣令。從曾祖到父親,雖然皆為官,但均為小官。王之渙排行第四,自幼聰穎好學,年齡還不到20歲,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壯,便已窮經典之奧。他少年時豪俠義氣,放蕩不羈,常擊劍悲歌。到瞭中年,他一改前習,虛心求教,專心寫詩,在十餘年間,詩名大振,與王昌齡、高適等相唱和。後來,他曾一度作過冀州衡水縣主簿,時間不久就被人誣陷。於是,王之渙拂衣去官,在傢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縣尉,在任上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