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冬暮 李商隱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幽居冬暮》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首聯概括作者一生受挫、晚年困頓的實況,點出幽居題意;頷聯以曉雞和寒鶩自喻,形象地描繪出作者不諳世務、進退兩難的處境。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幽居冬暮》
作者:李商隱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雲暮,頹年浸已衰。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幽居冬暮》意思:
是鳥翅膀被摧殘的日子,在郊外園林寂寞的時節。
晨雞因樹上雪光而驚啼,鴨子在嚴寒中苦守冰池。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體漸已變衰。
我本有匡救國傢的職分,在不能與我的夙願相期?
《幽居冬暮》註釋:
⑴羽翼摧殘:鳥兒的翅膀被折斷。
⑵郊園:城外的園林。唐張九齡《酬王履震遊園林見貽》詩:“宅生惟海縣,素業守郊園。”
⑶曉雞:報曉的雞。唐孟浩然《寒夜張明府宅宴》詩:“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
⑷鶩(wù):鴨子。
⑸急景:同“短日”,急馳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時光。唐曹鄴《金井怨》詩:“西風吹急景,美人照金井。”忽:一作“倏(shū)”,迅速。“雲”字無義。
⑹頹(tuí)年:猶言衰老之年。晉陸機《憫思賦》:“樂來日之有繼,傷頹年之莫纂。”寖(jìn):漸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