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過香積寺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過香積寺》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王維《過香積寺》,以供大傢閱讀。
王維《過香積寺》原文: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王維《過香積寺》譯文:
不知道香積寺在什麼地方,攀登好幾裡誤入雲擁群峰。
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裡何處傳來古寺鳴鐘。
山中泉水撞危石響聲幽咽,松林裡日光照射也顯寒冷。
黃昏時來到空潭隱蔽之地,安然地修禪抑制心中毒龍。
王維《過香積寺》鑒賞:
詩題“過香積寺”的“過”,意謂“訪問”、“探望”。既是去訪香積寺,卻又從“不知”說起;“不知”而又要去訪,表現出詩人的灑脫不羈。因為“不知”,詩人便步入茫茫山林中去尋找,行不數裡就進入白雲繚繞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寫人入雲峰,實際映襯香積寺之深藏幽邃。還未到寺,已是如此雲封霧罩,香積寺之幽遠可想而知矣。
接著四句,是寫詩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目見和耳聞。先看三四兩句。古樹參天的叢林中,杳無人跡;忽然又飄來一陣隱隱的鐘聲,在深山空谷中回響,使得本來就很寂靜的山林又蒙上瞭一層迷惘、神秘的情調,顯得越發安謐。“何處”二字,看似尋常,實則絕妙:由於山深林密,使人不覺鐘聲從何而來,隻有“嗡嗡”的聲音在四周繚繞;這與上句的“無人”相應,又暗承首句的“不知”。有小徑而無人行,聽鐘鳴而不知何處,再襯以周遭參天的古樹和層巒疊嶂的群山。這是十分荒僻而又幽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