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是詩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0卷第18首。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原文: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譯文:
山色昏暗聽到猿聲使人生愁,桐江蒼茫夜以繼日向東奔流。兩岸風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
建德風光雖好卻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懷念揚州的故交老友。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鑒賞:
這首詩在意境上顯得清寂或清峭,情緒上則帶著比較重的孤獨感。
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揚州(即廣陵)友人之作。桐廬江為錢塘江流經桐廬縣一帶的別稱。“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首句寫日暮、山深、猿啼。詩人佇立而聽,感覺猿啼似乎聲聲都帶著愁情。環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於一開始就顯露瞭出來。次句滄江夜流,本來已給舟宿之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的感情,便簡直要激蕩起來瞭,它似乎無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樣急於尋找它的歸宿。接下去“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語勢趨向自然平緩瞭。但風不是徐吹輕拂,而是吹得木葉發出鳴聲,其急也應該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說也還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詩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觸動得厲害瞭。如果將後兩句和前兩句聯系起來,則可以進一步想象風聲伴著猿聲是作用於聽覺的,月湧江流不僅作用於視覺,同時還有置身於舟上的動蕩不定之感。這就構成瞭一個深遠清峭的意境,而一種孤獨感和情緒的動蕩不寧,都蘊含其中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