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月三首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月三首》這首詩是由中國“詩聖”,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所作詩詞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帶來的杜甫《月三首》,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杜甫詩詞《月三首》原文:
斷續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無青嶂月,愁殺白頭人。
魍魎移深樹,蝦蟆動半輪。
故園當北鬥,直指照西秦。
並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
羈棲愁裡見,二十四回明。
必驗升沉體,如知進退情。
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
萬裡瞿塘峽,春來六上弦。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
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杜甫詩詞《月三首》鑒賞一:
“萬裡瞿塘峽,春來六上弦。”這句中的“萬裡”一詞,突出空間范圍之廣,表現瞭廣闊地天地籠罩於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襯瞭詩人杜甫的個體的渺小孤獨寂寞之情。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這句中的“夜久”一詞,強調時間之長,寫出瞭南飛的烏鵲在深夜經長時間飛奔後隻能落在江邊暫時棲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現瞭詩人杜甫長時間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艱難處境。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這句中的“時時”一詞,運用疊詞,寫月光時時照進黑暗的居室,與下句的“故故”相對,使語言表達更富有韻律美。
杜甫詩詞《月三首》鑒賞二:
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淒清氛圍,抒發瞭詩人杜甫對時局動蕩、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