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清平調賞析
《清平調詞三首》為李白供奉翰林期間名作,構思嚴整,想象奇特,開歌詠李楊愛情之先,可謂長歡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帶來的李白清平調賞析,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李白清平調賞析一
據《松窗雜錄》雲:開元中,禁中初種木芍藥,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繁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手捧擅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焉用舊詞為?命龜年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三章,白承詔賦詞,龜年以進。上命梨園弟子約格調、撫絲竹,促龜年歌,太真妃笑領歌意甚厚。張君房《脞說》指此為《清平樂》曲。
前四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意為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象為雲,把容貌想象為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這就使上句更為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如果不是在群玉山頭遇見瞭飄飄仙子,那就是在瑤臺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中四句,起句“一枝紅艷露凝香”, 把楊貴妃比作紅艷艷的牡丹花滴著露珠,好像凝結著襲人的香氣。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為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瞭,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絕色。
末四句,名花伴著絕色美人令人心歡,惹得君王滿面帶笑不住地觀賞。君王在春風中消解瞭無限悵恨,與絕色美人在沉香亭北共同斜倚著欄桿。李白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起,再用“帶笑看”把三者放在一起,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為在一起瞭。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瞭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煩惱都為之消釋瞭。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幹,十分優雅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