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月刊投稿

縱觀當代雜文發展軌跡,影響雜文興衰的因素有:時代環境,作傢自身的品格修養,作品的品位和讀者的審美意趣等。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雜文月刊投稿篇,希望大傢喜歡。
雜文月刊投稿篇1:快樂就是選擇性的遺忘
很多人用繁忙、焦躁、嘈雜、迷惘終於換得一個自己不得不接受的結果—不快樂,快樂是一種主觀情緒,因此很難用科學的數據去證實一個人到底快不快樂,李銀河在《快樂是人生最終價值》寫到,快樂是人生最終的價值,快樂包括三個方面:肉體的快樂、人際關系的快樂和精神的快樂,無論是哪種快樂,都指向一個目標:個人欲望得到滿足,價值得到實現,這就是快樂。
來自現實的無奈是,個人欲望的溝壑是無法填滿的,人的價值也往往得不到現實的理解和尊重,這個時候快樂就變成一種奢侈品,人們嘗試用金錢、生命、地位、權力去交換快樂,最後卻無功而返,內心會陷入情感糾結的漩渦之中:明明在追逐快樂,為何最後與快樂的距離越來越遠。因為我們忽視瞭快樂的本質,如果將快樂定為需要實現的一種目標,一個任務,那我們永遠也得不到快樂的真諦,快樂的本質在於選擇性的遺忘。
在人生的跋涉中,身上的背囊越來越重,他們不一定就是我們創造快樂的資本,他們的作用僅僅是讓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去擁有一個尋覓快樂的軀體,一個自然與社會的環境。生命在成長,記憶如同塵埃一樣積累在心靈深處,隻有用淡然的心態抹去這些塵埃,靈魂才會得到解放,這種釋然就是一種快樂的源泉。
過度的糾纏與不舍是將人們推向痛苦深淵的夢魘。人的欲望不斷膨脹,人對生命價值尺度衡量得過度精準都讓我們忽略瞭生命的本質和人生旅途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是否有這麼一種感受,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來,視線與一副美好卻簡單的生活情景接觸,一種快樂感會油然而生。因為它們被生活壓力的枷鎖封鎖得太久,偶爾的一次壓力切換和遺忘讓你重新認識到瞭他們的存在,快樂就在一次次遺忘的縫隙中悄然而至。有人會選擇用酒精麻醉自己獲得暫時的快感,這也是一種用遺忘獲得快樂的方式,但確是消極墮落的,快樂的獲取並不是否定煩惱挫折的存在,而需要把握選擇性遺忘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