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雄偉的著名散文

大山美麗,也有雄偉的一面,最是經典最是著名。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大山雄偉的著名散文,希望大傢喜歡。
大山雄偉的著名散文篇1:即山
人心中總要有座山。孔子登泰山,發現瞭世界的大與小;李白有敬亭山,即使在雲飛鳥盡之時,還能“相看兩不厭”。 在保山火瓢牛肉館出來,我們計劃經楚雄去元謀看土林。
她說:“有時間呢,幹嘛非要走高速?小道風景或許另有風味。”
那座山這樣出現在瞭我們的面前。
由南向北從高速拐進普通公路不多時,車就在深山峽谷中顛簸,越進,山越大,坡越陡,峽谷隨之越來越深,海拔越來越高。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要想親近到它們,似乎都要以漫長而艱險作為代價。我看看她,她看看我,相視一笑之後,繼續前行。我們就是這樣被西北東三面的高山包圍,紅土壤上的樹林,蔥蘢、挺拔、俊秀、蔚為壯觀。在陽光下,不同層次的綠色愈加分明,或稚嫩、或深濃、或淺淡,可以細分無數。同一棵樹上的顏色又各有所別,新枝老枝,新葉老葉,可見資歷。和她說我們來對瞭,進入阿詩瑪的傢鄉瞭。於是不再擔心路徑對不對,隻顧哪兒風景更美就往哪兒跑。一路上彝族村寨蘑菇般散落在四周,若隱若現,炊煙裊裊,羊聲咩咩。白雲在頭上飛,鳥兒在山澗鳴,有說不出的神秘感。又像熟睡的嬰兒,鑲在密林中,那麼恬靜,那麼悠然。空氣帶著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樹脂的氣息混合著百草的清香塞滿胸腔。左眼看山,右眼看水,一種熟識湧上心頭。我不大喜歡諸如大峽谷那樣的景點,它會讓人在峭壁、巨石、激流中,突覺自身的渺小,而且驟不及防,不知所措。而那些形態各異的小橋流水,田園風光,就像在婺源、宏村、周莊,即使垂柳依依,溪水流紅,雞犬相聞,千年的文化一脈相承,千年的思想熠熠生輝,可總讓人走來走去就是走不進風景,走不進那山那水,感覺它們於我是那麼的遙遠,對於它們的美,我永遠隻是個看客。至於名勝古跡,縱然底蘊深厚,可是人為因素很多,一不小心,就跌入一段歷史,讓人沉重的喘不過氣來,樂山樂水的心情也就隨名人史跡翻瞭過去。而這座不經意闖進來的山,卻是陌生中透出幾分熟悉,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像是一個夢境的延續,亦真亦幻,讓人有些恍惚,有些輕飄,還有些許躁動。就像被突然勾起瞭兒時含在嘴裡舍不得吞下去的糖果的味道。她說:是不是有種寶玉見到黛玉的意味?當然,“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雖沒見過,卻看著面善,心裡倒像是遠別重逢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