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雜文
![](/article_img/37-1f1100s057.jpg)
批評意識,是雜文與生俱來的文體特質。但雜文批評的文體特質,從文體確立至今,很多人也還有著這樣那樣的誤解。關於中國當代的雜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中國當代雜文篇,希望大傢喜歡。
中國當代雜文篇1:我的20歲
“獨善其身,兼濟天下”,曾經在書上看到的,也想過這麼做,但不太現實,因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我就是一個普通人,生活在普通的世界中,在看到那句話不由得感覺自己想為社會做些什麼,可好難好難。
小時候對媽媽說,我一定能上清華,上初中瞭我對媽媽說我一定能考上一中,上一中瞭對媽媽說我一定能考上大學。但沒有一個實現的,小時候很天真,因為這麼說媽媽就會很高興,就會給我做好吃的。到瞭初中,可能稍微瞭解自己,也鼓勵自己說要好好學習,結果是拿錢上得重點高中。到瞭高中才真正明白,清華隻是個夢,就算我們是重點高中,一年才能考上一個就不錯瞭。雖然到瞭高中很努力的在學,但清華已經從我的腦裡徹底的抹去。我想的就是能有個大學上就行。我眼中的世界隨著我的長大而慢慢的顯露出來,這好像隻是世界的冰山一角吧。我把自己想的太好瞭,把世界想的太簡單瞭。
今年20瞭,對那些花甲老人來說我隻是孩子,但是在同齡人中我算是成熟的。我喜歡走,到各個地方去看,我喜歡觀察,看社會的每一方面。剛高考結束我就一個人去瞭好多地方,最近的是哈爾濱,最遠的到瞭香格裡拉,中間遊走過許多城市,看到瞭世界的陽光,同時也看到瞭黑暗。我一直在思考個問題,為什麼有錢人那麼有錢,窮人那麼窮。都說中國素質低,為什麼低,我覺得就是財富分配不平衡。物質生活決定精神生活。當一輛法拉利和一個為瞭生存而拉著收廢品的老人同時停在紅綠燈前,你會有什麼感受?很多人會說“這車真帥,一定很貴吧!”但沒有會註意到車的旁邊停著的老人。生活和生存是有區別的。。。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有錢就是爺,沒錢就是孫子,可能還是重孫子!無論在什麼地方有錢就可以,現在社會不講什麼道理,沒有什麼道德。你可能會說不是還有那些有愛心的人啊,什麼捐款,什麼慈善。。。那你們想沒想過,他們如果沒錢,他們拿什麼慈善,他們的慈善可以說是對社會的一種反饋,但是更多的為瞭凸顯他們的道德,他們是真正的生活,他們享受過,奢侈過,可那些窮人享受過嗎?有錢人享受完瞭,知道瞭生活的滋味,才會把多餘的去分給別人。我也想有高尚的道德,也想引人註目,但我沒錢,沒權,有的隻是想為窮人做點事的心,哪怕幫他們撿一個空水瓶。請不要瞧不起窮人,因為他們會比你高尚,比你更瞭解生活,因為他們曾被生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