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文名傢作品
中國有著悠久深厚的雜文寫作傳統。在雜文作品繁榮的今天,繼續研究雜文的文體流變、審美特征以及雜文的幽默、諷刺藝術,對於豐富雜文理論是有意義的。關於中國雜文名傢的作品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中國雜文名傢作品篇,希望大傢喜歡。
中國雜文名傢作品篇1:漸行漸遠
近兩年,戶外登山旅遊很火,特別是在秦嶺裡“一日遊”的那種,各種的“驢友”俱樂部開得也很多。運動強度有大有小,大的每次爬山時間來回基本在6到8個小時,小的在2到4個小時。為瞭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我剛開始也參加過幾次,選擇的都是強度較小的“弱驢”隊伍,一兩個月參加一次,最近一年幾乎沒有參加。我的一個朋友,剛開始也是個“弱驢”,但他進步很快,基本上是每個禮拜參加兩次,周六、周日都去。服裝、裝備不斷的更新,很快就加入到“強驢”的行列裡瞭。見瞭面也很是自豪,總說他們最近又穿越瞭某某山,第幾次征服瞭分水嶺什麼的。反正我認為秦嶺裡的景色大同小異,再加上來回路上坐車時間太長,因此也不以為然。今年6月份,聽說他因膝關節磨損嚴重而住院瞭。出院後,再也不參加那種戶外爬山旅行瞭,倒是經常聽他在傢裡唱歌的聲音瞭。看來要不瞭多久,一個歌唱傢又要誕生瞭。就是嘛,為瞭鍛煉身體的目的,結果反而損傷瞭身體,這又何苦呢?
昨夜看英語文摘,有一篇也很值得回味。一位年輕的媽媽,給一歲的兒子和兩歲的女兒剛端上兩大杯牛奶,轉身回到廚房繼續做早餐。小男孩一不小心,將牛奶打翻在地,看著白花花的液體,童心大悅,居然在地板上居然創作起油畫瞭,又在姐姐臉上畫瞭起來,姐姐也如法炮制,姐弟兩越玩越高興,欣喜若狂。媽媽出來一看,臉都氣的變綠瞭。很快,她就又破涕為笑,居然和兩個下傢夥一起玩瞭起來,三個人玩的那叫一個暢快。最後打掃好現場,告訴孩子下次註意,不能在如此這般,然後重新吃早餐。爸爸回來,直誇媽媽做的棒。年輕的媽媽說:“我為啥要生氣,雖然損失兩杯牛奶,但是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再說孩子在其中得到瞭那麼多的快樂,這不是很值得嗎?我們愛的是孩子,這才是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