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寓言文學出現瞭第二個高潮,那麼經典的寓言故事你們還記得哪些呢?下面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經典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經典的寓言故事篇1:和氏璧
楚國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發現一塊叫做璞的玉石。他把這塊璞玉拿去奉獻厲王。厲工不懂璞中含有寶玉,所以把玉匠召來進行鑒定。那匠人看瞭璞後對厲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聽瞭這話勃然大怒,他大聲喝道:“好一個膽大包天的賤民,你竟敢以亂石充玉欺騙我!”緊接著他命令刀斧手砍掉瞭和氏的左腳。和氏忍痛含冤離去。
厲王死瞭以後,武王繼位。和氏帶著那塊璞進宮去獻武王。武王也找瞭玉匠鑒定那塊璞。玉匠仍然說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和氏因此又慘遭與第一次獻璞相同的災禍,被武王命人砍掉瞭右腳。
武王死瞭以後,文王繼位。和氏來到楚山腳下,抱著那塊璞痛哭起來。一連三天三夜,和氏把淚水哭幹瞭,又從眼裡哭出血來。附近的村民和過路的行人見此情景都感到悲愴。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瞭。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況。那差官見瞭和氏以後問道:“天下受砍腳之刑的人很多,為什麼唯獨你長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說:“我並不是因為腳被砍斷才這樣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塊寶玉被人說成是普通的石頭;一個忠心耿耿的人被說成是騙子。”
文王聽瞭差官的匯報以後,覺得有驗證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說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鑿子把璞的表層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說的那樣,裡面露出瞭寶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並給它起瞭個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膽識與忠貞。
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個有才幹、有忠心的人。他在兩次獻璞都遭受砍腳冤刑以後,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鳴其冤,體現瞭他為堅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頑強精神,他的忠誠和執著實在是令人感動。
經典的寓言故事篇2:扁鵲說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術高明,經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於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後說道:“我發現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麼治療。”扁鵲走後,桓公不高興地說:“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