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思五首·其四--元稹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離思五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瞭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註釋
①曾經:曾經到臨。經:經臨,經過。
②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
③除卻:除瞭,離開。這句意思為:相形之下,除瞭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此句與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段戀情。
④取次:草草,倉促,隨意。這裡是“匆匆經過”“倉促經過”或“漫不經心地路過”的樣子。不應解釋為“按次序走過”。例:宋陸遊《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⑤花叢:這裡並非指自然界的花叢,乃借喻美貌女子眾多的地方,暗指青樓妓館。
⑥半緣:此指“一半是因為……”。
⑦修道:指修煉道傢之術。此處闡明的是修道之人講究清心寡欲。
⑧君:此指曾經心儀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