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雁門太守行》李賀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全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
《雁門太守行》
作者: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太守行》意思:
戰爭的烏雲翻滾而來,像是要把城樓壓垮;
鱗片狀的鎧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閃閃。
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裡響徹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濃艷得近似紫色。
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抵達易水;
凝重的霜濕透瞭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為瞭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
手執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雁門太守行》註釋:
(1)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雁門,郡名,位於山西代縣。
(2)摧:毀壞。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臨危形勢。
(3)向日:迎著太陽。亦有版本寫作“向月”。
(4)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衣。
(5)向:向著,對著。
(6)開:打開,鋪開。
(7)金鱗開:(鎧甲)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光。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