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詞《臨洞庭上張丞相》
《臨洞庭上張丞相》為唐代田園詩人孟浩然所作,這是一首“幹祿”詩。所謂“幹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後半即景生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瞭急於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臨洞庭上張丞相
朝代:唐代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鑒賞
這是一首“幹祿”詩。所謂“幹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 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遊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後半即景生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瞭急於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臨洞庭上張丞相》這首詩寫於開元二十年( 732)前後。當時張九齡正居相位,詩人漫遊洞庭,面對煙波浩渺的湖水,觸景生情,想到自己年近半百,還沒有進入仕途,於是寫瞭這首五言律詩給張九齡,希望得到賞識和錄用,但是為瞭礙於面子,保持一點身份,才寫得如此委婉含蓄,極力掩飾那幹謁的痕跡。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註“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詩的前四句著力描寫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詩人以雄渾的筆勢,誇張的手法,從正面寫湖水的壯闊。開篇二句,“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點出時間,並著意描狀八月中秋湖水的浩瀚(湖水平)和景象的雄渾(混太清)。它汪洋浩闊,水天相連,潤澤著萬樹千花,容納瞭大大小小的河流,胸襟極為闊大。第二聯獨運妙筆,以精練警策的語言概括瞭洞庭湖的典型特色,以“氣蒸雲夢”“波撼嶽陽”極形象地再現瞭八百裡洞庭廣闊雄偉的氣勢。前四句是在寫景,但又並非純然寫景,否則下面的“端居恥聖明”就無落腳處瞭。同時,在景物描繪中也自然地透露瞭詩人寬闊的胸懷和昂揚奮發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