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四時田園雜興》鑒賞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傢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夏日、秋日、晚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瞭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瞭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描寫瞭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制瞭一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四時田園雜興
朝代:宋代 作者: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傢。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傢: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鑒賞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傢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傢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瞭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瞭。這是男人們幹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佈。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傢”,“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傢”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瞭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