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晚次鄂州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作者簡介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禦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 密縣 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晚次鄂州
朝代:唐代 作者: 盧綸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裡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譯文
霧散雲開遠遠望見漢陽城,孤舟漂遊還要走一日路程。
商賈在白日睡覺知道浪靜,船夫在夜間說話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兩邊鬢發衰白,望萬裡明月思歸心意更增。
傢鄉舊業已經被戰亂毀盡,哪堪再聽見江上鼓角聲聲。
註釋
⑴晚次:指晚上到達。鄂州:唐時屬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⑵漢陽城:今湖北漢陽,在漢水北岸,鄂州之西。
⑶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⑷估客:商人。
⑸舟人:船夫。夜語:晚上說話。舟人夜語覺潮生:因為潮生,故而船傢相呼,眾聲雜作。
⑹衰三湘:湘江的三條支流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這裡泛指漢陽、鄂州一帶。衰鬢逢秋色:是說衰鬢承受著秋色。這裡的鬢發已衰白,故也與秋意相應。一作“愁鬢”。
⑺更堪:更難堪,猶豈能再聽。征戰:指安史之亂。江:指長江。鼓鼙(pí):軍用大鼓和小鼓,後也指戰事。
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