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百首《三江小渡》鑒賞
紹興二十四年(1154)春,楊萬裡進士及第,授贛州司戶參軍。二十九年(1159),調任永州零陵縣丞。乾道三年(1167)春,楊萬裡至臨安,上政論《千慮策》30篇,深刻總結瞭靖康之難以來的歷史教訓,直率批評瞭朝廷的腐敗無有,提出瞭一整套振興國傢的方針策略,充分顯示瞭楊萬裡的政治才能。
三江小渡
朝代:宋代 作者: 楊萬裡
溪水將橋不復回,
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風波去又來。
鑒賞
此詩選自南宋楊萬裡所著《誠齋集(江湖集)卷二》。據考楊萬裡《誠齋集》其一《江湖集》所收詩七百八十三首,皆為南宋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至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之間的作品。此詩所寫之三江小渡故址在今吉水即楊萬裡故居之地,故而此詩應為楊萬裡在傢鄉期間所作。
以楊萬裡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及第,紹興二十六年授贛州司戶參軍,紹興二十九年調任永州零陵縣丞,隆興元年赴調臨安因張浚之薦除為臨安府教授,乾道三年赴臨安上政論《千慮策》,乾道六年除為隆興府奉新知縣,乾道六年因虞允文之薦除為國子博士,淳熙元年除知漳州,淳熙四年除知常州,皆不在吉水,唯有隆興二年至乾道二年因其父之病西歸吉水及其父逝世為父丁憂與淳熙元年至三年養病期間,居於吉水,故此詩應作於此二時期其中之一。又《誠齋集(江湖集)卷二》有詩《甲申(隆興二年)上元前聞傢君不伏西歸見梅有感二首》於本詩之前,《誠齋集(江湖集)卷三》有詩《丙戍(乾道二年)上元和昌英叔李花》於本詩之後,故此詩斷然不可能作於淳熙元年至三年養病期間,而隻能作於隆興二年(一一六四)至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楊萬裡因其父之病西歸吉水及其父逝世為父丁憂期間。
隆興二年正月,楊萬裡因其父之病西歸吉水。同年八月四日,楊萬裡之父逝世,楊萬裡開始瞭為期三年的丁父憂時期。在此之前,楊萬裡方才於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及第,開始初次進入南宋官場,並由地方小吏一步步入職京城(因張浚之薦除為臨安府教授),這正是一個讀書人可以借機施展“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實現個人價值的好時機。忽聞其父之病,出於孝道,不得已放棄大好機會,西歸故裡,這在政治上對於楊萬裡來說不吝於一個打擊。同時,對於楊萬裡來說,其父之病,在親情上對於楊萬裡也不吝於一個打擊。然而西歸故裡吉水之後,同年八月楊萬裡之父的逝世對於楊萬裡來說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根據封建禮法的要求,父母之死皆應為之守孝三年,對於一個適才走上宦途不久,又有一定前途的讀書人來說,這三年是極為艱難的,以前在官場上的一切都將歸於破滅,一時前功盡棄,極易生出失意之感,對於楊萬裡來說更是這樣。同時,楊萬裡之父的逝世在親情上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古代講求孝道,父母之死,特別是父親之死,對於其子女來說是沉痛的,是失怙般的痛楚,這極易造成一種愁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