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聞笛 李益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春夜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益的作品。此詩寫淮北初春之夜在軍中聞笛所引起的思歸之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春夜聞笛》
作者: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春夜聞笛》註釋:
⑴寒山:地名,在今江蘇徐州市東南,是東晉以來淮泗流域的戰略要地,屢為戰場。
⑵遷客:指遭貶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貶謫,也屬“遷客”之列。相看:一作“相逢”。
《春夜聞笛》意思: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春夜聞笛》寫作背景:
這首《春夜聞笛》是詩人謫遷江淮時的思歸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李益今存詩作可知他曾到過揚州,渡過淮河,經過盱眙(今安徽鳳陽東)。詩中“寒山”在今江蘇徐州市東南,是東晉以來淮泗流域戰略要地,屢為戰場。詩人自稱“遷客”,說明此詩是作者貶謫從軍南來時所作。
《春夜聞笛》鑒賞:
此詩詩旨主要不是寫士卒的鄉愁,而是發遷客的歸怨。
這首詩前二句寫聞笛。此時,春方至,山未青,夜猶寒,而軍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淒厲地呼喚春歸大地,風光恰似塞外。這笛聲,這情景,激動士卒的鄉愁,更摧折著遷客,不禁悲傷流淚,渴望立即飛回北方中原的傢鄉。於是,詩人想起那大雁北歸的傳說。每年秋天,大雁從北方飛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棲息過冬。來年春天便飛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