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 宿甘露寺僧舍
《宿甘露寺僧舍》的作者是曾公亮。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曾公亮的《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宿甘露寺僧舍》原文
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曾公亮 《宿甘露寺僧舍》譯文
五床枕上彌漫著雲氣,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陣陣松濤從萬壑傳來,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轟響。
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湧過的波浪,一打開窗戶,滾滾長江仿佛撲進瞭我的窗欄。
詩人介紹
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傢、軍事傢、軍火傢、思想傢。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謚宣靖。曾公亮與丁度承旨編撰《武經總要》,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官方編纂的軍事科學百科全書。
曾公亮 《宿甘露寺僧舍》賞析
甘露寺在鎮江北固山巔,瀕臨大江,因此這首詩著力描繪地勢,在構思時,不用實筆,全通過想象,描繪出一幅空闊奇妙的江南夜色圖,寫出瞭江水的壯觀和甘露寺的險要。首句寫山峰的雲氣,次句寫山谷的松聲,末兩句寫長江的風采。一句詩一個畫面,全詩渾成合美。詩中有畫,景中有情。
寫景詩,許多詩人往往愛從視覺落筆,如唐代詩人李白的:“危樓高百尺”(《夜宿山寺》),賈島的“松下問童子”(《尋隱者不遇》)。曾公亮卻避開這種傳統的寫法,另辟蹊徑,獨出機杼,從感受、聽覺去寫。詩題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圍繞“宿”字展開。睡在寺裡,房間中自然不可能有雲霧,所謂“枕中雲氣”,當是長江水汽會在高處,令人覺得空氣很濕,甚至枕中已經凝結瞭些許水珠。詩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濕,自然聯想起長江之浩瀚,甚至誤以為自己身處雲峰之間。接著,詩人又寫床底穿來的江水之聲,那陣陣驚濤,仿佛狂風席卷山谷,招起無數蒼松搖撼助威,其聲壯烈奔騰之至。“枕中”“床底”,點明詩人已經就寢,緊扣詩題“宿”字。“萬壑哀”,語出杜甫《諸將五首》之五:“巫峽清秋萬壑哀”。曾公亮詩中的這一“哀”字,恰切地摹寫瞭風吹松林所發出的低沉悲壯的聲音。用“千”寫“峰”,用“萬”寫“壑”,極盡形容,從縱向描寫北固山奇險變幻、充滿生機的景象。這起二句是睡在床上的感受與幻想,是通過感官來證實它存在,雖然沒有具體的肯定,逼真感很強,盡管北固山沒有千山萬壑存在。“雲氣”、“松聲”,一在枕上,一在床下,都反映瞭江水之猛勁;而感覺到雲氣,凝聽到松濤,也反映瞭詩人心底的寧靜。這兩句寫近景,對仗工穩,用筆細膩,文字跌宕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