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李商隱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端居》是唐代詩人李商隱身處異鄉時創作的一首詩。全詩四句,表達瞭作者思念傢鄉親人的感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端居》
作者: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隻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意思:
愛妻從遠方的來信很久都沒有收到瞭,我得不到傢人音訊,隻有在睡夢裡才能回到傢鄉以解鄉愁。可是中宵醒後,恍然發覺離別已是悠悠數年,顧望四周,隻有空蕩蕩的床榻和寂寥淒寒的秋夜相對,不由得心生淒涼。
寂居異鄉,平日少有人來往,階前長滿瞭青苔,那一片綠意和秋天的紅葉在迷蒙雨色、朦朧夜月的籠罩下變得黯淡模糊,雨夜的淒寒、月色的冷清,又哪裡比得上鄉愁的磨人呢?
《端居》註釋:
⑴端居:閑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稱。
《端居》寫作背景:
這是作者滯留異鄉、思念妻子之作。題目“端居”,即閑居之意。
《端居》鑒賞:
詩人遠別傢鄉和親人,時間已經很久。妻子從遠方的來信,是客居異鄉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沒有見到它的蹤影瞭。在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傢人音書的空廓虛無之感變得如此強烈,為寂寞所咬嚙的靈魂便自然而然地想從“歸夢”中尋求慰藉。即使是短暫的夢中相聚,也總可稍慰相思。但“路迢歸夢難成”(李煜《清平樂》),一覺醒來,竟是悠悠相別經年,魂魄未曾入夢。“遠書歸夢兩悠悠”,正是詩人在盼遠書而不至、覓歸夢而不成的情況下,從心靈深處發出的一聲長長的嘆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顯示出遠書、歸夢的杳邈難期,也傳神地表現出希望兩皆落空時悵然若失的意態。而雙方山川阻隔、別後經年的時間、空間遠隔,也隱見於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