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隨筆雜文
雜文文體源遠流長,但古代雜文與現代雜文存在許多差異。關於心靈的雜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心靈隨筆雜文篇,希望大傢喜歡。
心靈隨筆雜文篇1:心上落花
大足石刻。神的居所,佛的化境。
故事,用石壁說話。石頭,用故事開花。
七十五處石雕群,五萬餘尊精美的石刻,十萬多繽紛的軀影,十萬多蒼古的銘文,都是無聲的和鳴。
在寶頂山、佛灣、觀音坡、北塔寺、佛耳巖,萬心敬仰,萬心皈依,萬心靜穆,都是娑婆故事的剪輯。
那些晚唐、五代、兩宋的足音,靜美在石雕上,精湛在碑文上,巧奪天工,鑿造著人世間的臉孔。
心神車窟,普賢菩薩,一雙東方維納斯的眼睛,透析著世道人心的冷暖。三千大千世界,心上落花,都在不可思議之間。
寶頂睡佛,釋迦牟尼,一心成佛的超然,沉睡在黑白之間,沉睡在晝夜之間,沉睡在佛道儒的和諧之間。
一山成佛,每一尊佛雕,都講著時光飛炫的故事。
一隻金手捧著我的安寧
千手觀音,有多少隻金手?
難以計數的金手,在大足石刻光彩叢生的佛雕上,穿雲破霧。難以計數的疑惑,在我炙手可熱的心床上,撲朔迷離。
一個清朝的小沙彌,一年零三個月,在金箔和竹簽上,揭開瞭宋朝的謎題。一千零七張金箔,一千零七支竹簽,順應瞭天下奇觀的默契。矗立在一千零七隻金手之上的奇跡,挺起瞭一千零七座心碑。
一千零七隻金手,孔雀開屏。
一千零七隻眼睛,水滴石穿。
一千零七件法器,雲蒸霞蔚。
失瞭金的真身,鍍瞭金的容顏,誰還在救苦救難?
我心生悲憫,一隻金手,捧著我的安寧。
心靈隨筆雜文篇2:你想要的,別人憑什麼給你
前段時間,看到知乎上的一條回答,關於“要不要給跟上鋪的孕婦換座位”,有個姑娘的回答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一個孕婦,出門的時候自己不小心,不能多刷幾次票麼?不能讓傢人去車站堅持買下鋪的票?怎麼能這麼草率地把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就托付給陌生人的善意?你有什麼資格去損害一個陌生人的利益,要求別人把他的座位平白無故地讓給你?就因為你是孕婦你的需求比較正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