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雜文精選
現代雜文作為文學樣式的重要一支,從誕生之初便與現代傳媒緊密聯系。關於優秀的雜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優秀雜文精選篇,希望大傢喜歡。
優秀雜文精選篇1:不會老的心
一日閑暇,隨手翻書,便看到這個文題,《我不怕老,你呢?》,文裡說:“以後人類平均壽命將達到九十歲,那麼三十歲之前盡情學習,三十至六十歲拼命賺錢,六十歲以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晚,宋美齡五十歲以後才學習畫畫。”
五十歲習作畫,在三十年代,女人四十歲已蒼老,知天命該頤養天年。而五十歲的宋美齡卻拜著名畫傢黃君壁教她山水畫,拜鄭曼青教她畫花卉。時日不長,這位靈氣超群的女士就顯山露水瞭,據說,她的山水畫構圖妥帖,用筆精到,清逸處有靈氣,沉厚處韻蒼潤,古趣盎然。她筆下的蘭、竹筆墨重而不濁,栩栩如生,畫卷充滿詩情畫意,以此抒發情懷。斐然成效的筆墨丹青如她人一樣秀美,精致的如日中升。
我不善於繪畫,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一向寵愛舞蹈,舞蹈用肢體語言抒發內心情感,在奔放的音樂或柔曼的歌聲中,流淌心靈之美。這裡沒有年齡,隻有紅舞鞋。
那一段時間,我在舞蹈室裡學會一個舞蹈,“又見北風吹,”由王二妮甜美地演唱.舞蹈室的姐妹們年齡都是四十歲上下,來自於社會各色階層。舞蹈老師是部隊文工團退休女士,年齡六十三歲,她每天用柔美、輕盈、嫻熟的舞姿,向我們訴說舞蹈裡的故事。
舞蹈本身就是無聲的語言,要有豐富地想象去感應肢體的內涵。我們舞蹈老師就是用這樣年輕的魅力感染著我,融化瞭我,使我漸行漸遠的去感悟世間這種特殊的與年齡無關的美。
有風有雨還有霧,那是神農架變化無常的天氣。
前年夏天陪朋友去神農架遊玩,從宜昌乘船時還陽光燦爛,到昭君故裡氣溫還是熱浪裹身,轉車到神農架天氣就變瞭臉。伴雨迎風開始上山,到瞭山上更是享受到瞭奇觀,大霧鎖山,濃見度兩米看不清人,冷風襲人,這樣的效果更加激發我拍照的興趣。
想想我學習拍照的啟蒙老師,是咸陽年過六旬的滄浪水滴,他們攝影團經常出去采風,高山上、窪地裡,雨林中,不顧天寒地凍,不怕風吹日曬,創作出很多精彩作品,我常常留戀他的空間。在那裡,我看到高山流水、飛天瀑佈,雪裡梅花和高雅綠荷。老師年過花甲不服輸的精神潛移默化給我,讓我在神農架這個變化無常的氣候裡,用不太高級的三星牌微單拍瞭霧裡看樹,朦朧中透出的樹,若隱若現,搖搖擺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山上巖石,天長日久被風化,形成大自然中“金雞報曉、雛鳳待哺、靈龜戲霧、板壁巖”等一副副罕見的雕塑,為此,我沒有跟上團隊,遠遠地落在群霧裡,消失在山澗裡的朋友們急瞭,冒著狂風大雨返回來找我,生怕我被野人掠走。回傢後朋友抱怨我,你以為你還年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