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古詩詞賞析
此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其一,結構別具一格,上片先寫今後寫昔,下片先承上寫昔後再寫今,憶昔部分貫通上下兩片。其二,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以昔襯今,極富感染力。
望海潮
朝代:宋代 作者: 秦觀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遊,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憶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傢。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喈。
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望海潮》
賞析
此詞不止於追懷過去的遊樂生活,還有政治失意之慨嘆其中。
上片起頭三句,寫初春景物:梅花漸漸地稀疏,結冰的水流已經溶解,東風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來瞭。“暗換年華”,既指眼前自然界的變化,又指人事滄桑、政局變化。此種雙關的今昔之感,直貫結句思歸之意。
“金谷俊遊”以下十一句,都是寫的舊遊,實以“長記”兩字領起,“誤隨車”固“長記”之中,即前三句所寫金谷園中、銅駝路上的遊賞,也同樣內。但由於格律關系就把“長記”這樣作為領起的字移後瞭。“金谷”三句所寫都是歡娛之情,純為憶舊。“長記”之事甚多,而這首詞寫的隻是兩年前春天的那一次遊宴。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花園,洛陽西北。銅駝路是西晉都城洛陽皇宮前一條繁華的街道,以宮前立有銅駝而得名。故人們每以金谷、銅駝代表洛陽的名勝古跡。但詞裡,西晉都城洛陽的金谷園和銅駝路,卻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瓊林苑,而非實指。與下面的西園也非實指曹魏鄴都(今河北臨漳西)曹氏兄弟的遊樂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為它位於汴京之西)同。這三句,乃是說前年上已,適值新晴,遊賞幽美的名園,漫步繁華的街道,緩踏平沙,非常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