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 抽屜裡的最後一顆藥

在全球華語文壇,張小嫻因為身兼多個情感專欄主持,同時出版瞭多部見解精辟的關於愛情、婚姻、男女兩性方面的作品,而被稱為“愛情專傢”。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張小嫻 抽屜裡的最後一顆藥。
張小嫻 抽屜裡的最後一顆藥
在周刊上主持一個《愛情急癥室》的愛情信箱,解答讀者的問題,求診的人很多,有的是無病呻吟,濫用急癥室,有些隻是感冒、發熱、肚瀉,很容易治好,可是,有些卻是克雅二氏癥,根本是束手無策的。看的信愈多,愈發現感情原來就是百孔千瘡,無藥可治的。
有一個女人,愛上瞭一個有婦之夫,他真的離開妻兒跟她雙宿雙棲,可是,才不過半年,他還是內疚地回到太太身邊。臨分手的那個晚上,他坐在她床邊,溫柔地握著她的手,今生來世,也許都不會再見瞭。他走瞭兩個月,她才發現她有瞭他的孩子。現在,
她打算跑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把孩子生下來,她沒打算把這事告訴男人,因為她不想逼他做一個痛苦的抉擇。
這種事,我們又能夠怎樣幫忙?隻能夠希望她永遠不會為今天的決定後悔。
昨天收到一封信,是一個中年女人寫來的。兩夫婦一起捱瞭二十多年,兒女長大成人,有瞭自己的生活,丈夫坦白的告訴她,現在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女朋友。夫婦之間,已經無話可說,也再沒有什麼恩情。她已經五十歲瞭。人年紀愈大,愈需要關心,她還可以到哪裡找到關心自己的人?現在,她隻覺得孤單。
這種死癥,有什麼藥可以治好?一個女人為傢庭付出瞭半生青春,到瞭最後,才發現這個傢不再需要她。她往何處去?
我是黃綠醫生而已,看癥看得愈多,愈發覺自己無能,要治好這位女士,我抽屜裡還有最後一顆藥——
如果你得不到愛和關心,如果你失去瞭盼望、那麼,你應該向別人施予愛和關心,嘗試給別人盼望。雖然你那樣貧窮,但當你施予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好像找到瞭愛和關心。很奇怪是吧?當你施予,你就擁有。
張小嫻經典語錄
1) 緣起緣滅,緣濃緣淡,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做到的,是在因緣際會的時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暫的時光。 --張小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