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 美的導師

席慕蓉的散文語言淡雅剔透又抒情靈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於席慕蓉 美的導師的內容,歡迎閱讀!
席慕蓉 美的導師
讓我們來做他的“美的導師”。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徑,我們先從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多帶他們接近大自然。
觀察兒童畫,我們可以發現,越年幼的孩子,對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們作畫的題材雖然以小我為中心,但是,每一張圖上,總不會忘記加上一個太陽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創作的泉源,孩子們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幼年時一切的記憶都會深深地留在心中。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表面上也許行不出來有什麼不一樣,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苦心和你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的。
至於如何培養這種接觸呢?我想,從嬰兒能夠出戶接受日光浴時便可開始瞭。當然,假如你相信胎教的話,那麼,你可以開始得更早。假如傢居在鄉下,或者近郊,那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假如傢居在鬧市裡,做母親的就要稍微辛苦一點瞭。
有一位女作傢,在孩子幼時,因為傢居在臺北植物園附近,她常常帶著孩子去散步。在散步時,總會教年幼的孩子辨認一兩樣植物,除瞭辨認名稱以外,還仔細觀察花、葉、枝的不同。孩子長大以後,母親逝世瞭,這個孩子在追念母親的文字之中承認:雖然和母親度過瞭很多快樂的時光,但是最難忘的,仍然是幼年時在植物園中的散步。
試想一下,一個年輕的母親,牽著幼兒稚嫩的小手,在綠蔭深處漫步,這個行動的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母親從其中也能得到很大的快樂,更何況幼小的敏感的心靈呢?
也許有些母親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一沒有時間,第二傢不住在植物園附近,第三散步是需要閑情逸致的,生活這樣緊張,工作這樣繁重,哪能天天帶孩子散步。給他們吃,給他們穿,就已經很費力瞭。
《中國母親底書》的作者張天麟先生,說瞭句很發人深省的話:中國不患物貧而患心窮。
“心窮”!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中國人很愛貼標語:“現在的兒童,就是將來的棟梁”。““兒童是民族的幼苗”。每個成人都會點頭稱是,並且也深信不疑。但是,卻沒有人,沒有多少人會註意到兒童的心靈的充實.沒有灌溉的幼苗會長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