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如夢令·春景》
文章分類:宋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如夢令·春景》是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如夢令·春景》
作者:秦觀【宋代】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如夢令·春景》註釋:
①玉笙:珍貴的管樂器。
②《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裡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如夢令·春景》意思: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如夢令·春景》鑒賞:
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作悲苦語。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是為點題之筆。柳絮楊花,標志著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為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人與綠楊俱瘦。”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