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
《秋興八首》是杜甫晚年為逃避戰亂而寄居夔州時的代表作品。下面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的內容。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原文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譯文
楓樹在深秋露水的侵蝕下逐漸凋零、殘傷,巫山和巫峽也籠罩在蕭瑟陰森的迷霧中。
巫峽裡面波浪滔天,上空的烏雲則像是要壓到地面上來似的,天地一片陰沉。
花開花落已兩載,看著盛開的花,想到兩年未曾回傢,就不免傷心落淚。小船還系在岸邊,雖然我不能東歸,飄零在外的我,心卻長系故園。
又在趕制冬天禦寒的衣服瞭,白帝城上搗制寒衣的砧聲一陣緊似一陣。看來又一年過去瞭,我對故鄉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創作背景
《秋興八首》是唐大歷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杜甫自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棄官,至當時已歷七載,戰亂頻仍,國無寧日,人無定所,當此秋風蕭瑟之時,不免觸景生情。因此寫下這組詩。
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至廣德元年(763)始告結束,而吐蕃、回紇乘虛而入,藩鎮擁兵割據,戰亂時起,唐王朝難以復興瞭。此時,嚴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憑依,遂沿江東下,滯留夔州。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鬱。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賞析
秋興者,遇秋而遣興也,感秋生情之意。《秋興八首》是杜甫晚年為逃避戰亂而寄居夔州時的代表作品,作於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時詩人56歲。全詩八首蟬聯,前呼後應,脈絡貫通,組織嚴密,既是一組完美的組詩,而又各篇各有所側重。每篇都是可以獨立的七言律詩。王船山在《唐詩評選·卷四》中說:“八首如正變七音,旋相為宮而自成一章,或為割裂,則神態盡失矣。”